时间: 2025-03-16 07:30:02 | 作者: 九州体育官网网址
去年11月底,在湖北省第七届林业系统职工观鸟比赛中,参赛队员在东佛林场、梁子
去年11月底,在湖北省第七届林业系统职工观鸟比赛中,参赛队员在东佛林场、梁子湖畔发现了鹪鹩、灰眶雀鹛2种罕见鸟,这2种鸟类首次在鄂州被记录到。
去年以来,聚焦打造绿色生态目标,我市认真贯彻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瞄准“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高标准推进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建设了以梁子湖区怀万港等为重点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带。
冬日暖阳下,居民散步而过,偶尔有几只水鸟飞过,它们的身影划破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生长着大片水草,摇曳生姿……这是梁子湖区怀万港小流域沼山镇湿地公园最普通的风景,却被屡屡定格在居民轻快的脚步里、不断摁下的快门里、满意的笑容和啧啧的赞叹声里。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我住这么近都不会过来。”附近村民刘家学说,连一条人走进来的路都没有,跟荒废着没什么区别。
去年5月,怀万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启动,这让刘家学非常兴奋,“今后出了家门就是公园,早晚散步都有去的地方了!”
刘家学的憧憬不无道理。新建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雨污分流改造、配建生态氧化塘、管网延伸建设、水草净化……怀万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条从“废弃荒地”到“绿水青山”的生态修复之路,正朝着山绿水清、鸟语花香的绿色和谐人居环境不断延伸。
如今,怀万港、新桥港、夏咀港、洪内港及王铺大塘在内的怀万港小流域通过综合治理,让“沉睡”多年的土地焕发“新机”。目前已建成沼山集镇“口袋公园”和沼山镇湿地公园。
近年来,梁子湖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制定了《鄂州市梁子湖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对沼山镇怀万港、涂家垴镇涂镇湖、梁子镇铜铁海等小流域进行系统治理,实现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一体同治。
●推进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2019年底,全区已基本实现所有集镇和自然村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全区建有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188座农村污水站,设计处理能力为19364吨/天。全区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25126个,农村公共厕所392个,农村生活垃圾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管控。
●开展生态修复治理。累计关停独峰化工、鄂州铸钢厂、矿山机械厂、中洋矿业等36家企业,先后否决60余个“环境不友好”产业项目。全方面开展“以草净水”工作,实施梁子湖大湖面“围网种草”、湖岸线及入湖排口退养水面水生植被恢复项目。截至目前,累计种草超过2万亩。
●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全区所有村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形成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一条较为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
万古江河,昼夜不止。梁子湖,绿潮涌动。治理后,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流域内水质实现持续优化,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环保意识渐渐深入人心。
上月15日,在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涂镇村野湖咀半岛计划,一群游客享受完美食后来到露营基地游玩。“现在节假日基本是一房难求。”马上半岛计划也将迎来一年最忙碌的时刻。
这样的光景得益于梁子湖区持续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四化”同步相关工作,带来了生态效益。
“涂镇湖原本是梁子湖的子湖,2016年雷沙大堤破堤还湖,重回梁子湖怀抱。以前,因为无序养殖导致水质变差。”涂镇村党支部书记胡乃松和记者说,落后冷清的乡村导致村民大都外出打工,大量田地撂荒。
2023年以来,梁子湖区启动涂镇湖(东南侧)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流域生态修复和水生植物群落构建,通过水生态修复工程保证梁子湖水质良好,确保梁子湖主湖水质达标。
生态好了,项目就跟着来了。在北京闯荡多年的鄂州人李陈签约进驻野湖咀,盘活旧民宅、老地基等闲置资产,打造集餐饮、露营、农耕体验等于一体的半岛计划湖畔营地;涂家垴镇与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蔬菜种子繁育产业,已试繁小白菜、苋菜5600亩;引入四川富益粮贸公司,流转耕地10100亩,推广发展高粱油菜产业,打造色块农业,推动规模农业发展。
生态治绿,产业要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来说,核心是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绿色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梁子湖区在梁子湖流域广泛发展水草种植产业,大力推广“水草+大闸蟹”“水草+青虾”等绿色循环种养模式,提升“梁子湖螃蟹”等优质水产品品牌价值,并深化“水草+文旅”产业链条。目前,磨刀矶、铜铁海打造的水草产业示范基地已对外开放。
“前几年,湖边都看不到人影,现在乡村变美了,回村的人多了,游客也多了,湖边散步,骑行、跑步的画面成为常态。”谈起现在的光景,居住在梁子湖周边的村民感受大多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梁子湖区以全长107.1公里环湖绿道串起全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和环湖旅游示范带。采取“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成2条沿山环湖旅游示范带、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赛道”,也为群众的“绿色营生”带来机遇。全区已累计建成蓝莓、胡柚、螃蟹等特色农业基地248个,带动了万名群众增收。更加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5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27.4%。
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梁子湖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交出了“生态美与产业绿深层次地融合”的答卷。
即便是冬日,行走在梁子湖区,所见依然是青山夹道、草木繁茂。如果不借助照片、视频,记者甚至会对区域内一些村湾曾经的脏乱不堪、杂草丛生的历史产生怀疑。
“以前真的是乱七八糟,年轻人也不愿回村,现在环境好了,人气旺了,越住越舒心。”东沟镇伯岩村刘益仕湾是2024年梁子湖区小流域新增共同缔造试点村湾之一,村民刘会德自豪地介绍湾子的变化,“我们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开板凳会、圆桌会,确定哪些地方要整治,然后对照清单,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湾才有了如今的面貌。”
小流域治理,治水亦治村。刘益仕湾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热情参加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在涂家垴镇斗山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茶余饭后的人们在这里享受着村庄整治带来的休闲舒适。
谈起这里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吴少锋如数家珍。以前,村湾道路狭窄、房前屋后杂乱无章、旱厕猪圈见缝插针。后来通过走访村民群众、召开湾组会、“村湾夜话”等形式,把“村民想要的”和“村里想做的”有机结合,形成“点子群众出、方案集体定、材料就地取、用工本地找”模式,全力以赴打造“斗山红”,使村组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成为小流域内和美乡村建设的新亮点。
目前,斗山村已建成斗山红色纪念馆、红色游客服务中心、红船广场等景点,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全省老区精神教育基地,漫步之处皆是景,成果共享惠民生。
志愿行动、环境卫生清洁、河湖管护……干群齐心想法子、想点子、找路子,梁子湖区小流域治理创新活水持续涌现。
梁子湖区沼山镇王铺村,“一元模式”探索出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换来村民自治意识大转变,迎来人居环境大提升。
“‘一元模式’就是动员全村699户,每户每月每人捐出1元钱、一年捐出12元,村集体按全村2765人,村级每人配套1元钱,用于聘请村民担任‘巷道长’,每年1万元用于评选卫生户奖励,搭建资金平台,巩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果,维护村湾环境。”村党支部书记袁海波介绍道,“通过‘一元模式’,村里公共区域的卫生有人打扫,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有人监督,垃圾不再乱扔,我们村里的环境焕然一新。”
环境美了,村民们的日子也慢慢变得兴旺。村内房屋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幅小河弯弯、清水潺潺的景象,村民们也收获了小流域治理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