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Q/ FORMTE*T ZLZK FORMTE*T 中联重科股份**企业标准 Q/ FORMTE*T ZLZK FORMTE*T 1010010— FORMTE*T 2021 FORMTE*T FORMTE*T 液压橡胶软管总成 FORMTE*T Rubber Hose And Hose Assembly For Hydraulic FORMTE*T FORMTE*T 2021- FORMTE*T 10- FORMTE*T 26发布 FORMTE*T 2021- FORMTE*T 11- FORMTE*T 01实施 FORMTE*T 中联重科股份**发布 - . z 目次 TOC \h \z \t 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一级条标题,3 前言III 1 *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1 5 软管总成规格编制规则 1 5.1编制规则 1 5.2软管总成型式 1 5.3软管类型 1 5.4接头外连接型式 1 5.5接头外连接规格 1 5.6软管内径规格 1 5.7软管总成长度 1 5.8软管总成夹角 1 5.9护套 1 5.10软管总成规格编制例如 1 6 软管及接头规格编制规则 1 6.1软管规格编制规则 1 6.2接头规格编制规则 1 6.3内连接型式 1 6.4外连接型式 1 6.5接头系列 1 6.6接头外连接规格 1 6.7软管内径规格 1 6.8附加标示 1 6.9接头规格例如 1 7 技术方面的要求 1 7.1压力 1 7.2总成长度 1 7.3软管总成夹角 1 7.4长度变化 1 7.5清洁度 1 7.6装配质量。 1 7.7护套要求 1 8 试验工程与试验方法 1 8.1长度变化试验 1 8.2耐压试验 1 8.3泄漏试验 1 8.4爆破试验 1 8.5耐久性试验(脉冲试验) 1 8.6清洁度 1 8.7试验报告 1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9.1标志、包装和运输 1 9.2贮存 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软管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矩阵 1 附录B 〔规*性附录〕软管类型 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软管接头型式对照 1 附录D 〔资料性附录〕软管接头工作所承受的压力 1 附录E 〔规*性附录〕软管尺寸规格对照 1 附录F 〔规*性附录〕软管接头外连接规格 1 附录G 〔规*性附录〕软管总成长度、角度系列 1 附录H 〔规*性附录〕软管总成试验记录表 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对软管总成相关试验做了规定。 本标准由中联重科股份**中旺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联重科股份**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中联重科股份**中旺分公司和中联重科股份**研究院共同起草。 本标准由中联重科股份**技术负责人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利成、梁莎、何安、许济元、毛志君、*镝、何晖、何柳、谢跃龙、李珍、董松林、邓小芹、*文革、严日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 . z 液压橡胶软管总成 *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径为4.8mm-51mm的液压橡胶软管总成〔下文简称软管总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软管总成规格、软管规格及接头规格的编制规则、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经营单元设计制造各种类型的产品液压系统所用软管总成,空调系统和控制管理系统所用到的软管总成参照执行 规*性引用文件增加树脂管气制动管的标准 增加树脂管气制动管的标准 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83 钢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GB/T 5568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 GB/T 9065.3 液压软管接头.连接尺寸.焊接式平面密封 GB/T 9576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选择、储存、使用和维护指南 GB/T 9577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标志、包装和运输规则 GB/T 10544 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的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GB/T 1744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HG 4—405 棉线 油液中固体颗粒污物的显微镜计数法 ISO 3862 钢丝缠绕增强液压(油基或水基)橡胶外覆层的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规* ISO 4406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法 ISO 12151-3 液压软管接头.SAE法兰式密封管接头 ISO 12151-2 液压软管接头.公制螺纹24°锥带O型圈密封 DIN 60684 绝缘软管 EN 853 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带金属丝编织层的液压软管.规* EN 856 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橡胶包覆螺形线增强液压型.规* EN 857 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带金属丝编织层的紧凑型液压软管.规* SAE 100-R13 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橡胶包覆多层钢丝缠绕增强液压型 SAE 100-R15 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橡胶包覆多层钢丝缠绕增强液压型 JIS B8363 液压软管接头.日本小松公制内螺纹30°扩口式锥密封管接头 NAS 1638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 Q/OKAM 111017 抽样检验规程 术语和定义 GB/T 17446规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 软管总成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确保系统正常运作的最高工作所承受的压力。 最小爆破压力 软管总成能承受的最低引起软管总成破坏和液体外溢的压力。 耐压试验压力 超过最高额定压力而不引起永久变形、损坏或失灵的试验压力,一般为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2倍。 泄漏试验压力 使流体流经软管总成时有不做有用功现象发生的压力,一般为最小爆破压力的70%。 软管总成 液压系统中两端装有管接头及其他的橡胶软管。 护套 装在软管外部用于提高软管抗刮伤或抗冲击能力的保护材料。 软管总成夹角 软管总成两个弯接头中心线在软管横截面上的投影的夹角。 软管总成公称长度 软管总成在平直的状态下,两接头端面中心在软管中心线上的投影距离为软管总成长度,单位为mm。 长度变化 软管总成在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下的轴向尺寸变化。 分类 常用的软管总成其分类方法见表1。 软管总成分类 分类 分类依据 软管接头密封型式 软管增强层 工作所承受的压力P〔MPa〕 1 ISO 12151-2 公制内螺纹24°锥O型圈密封 纤维编织软管 低压软管〔P7MPa〕 2 ISO 12151-3 SAE法兰式密封管接头 钢丝编织软管〔一层、二层、三层〕 中压软管〔7≤P21MPa〕 3 JIS B 8363 日本小松公制内螺纹30°扩口式锥密封 钢丝缠绕软管〔二层、四层、六层〕 高压软管〔21≤P31.5MPa〕 4 GB/T 9065.3 焊接式平面密封 编织线增强软管 超高压软管〔P≥31.5MPa〕 软管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矩阵参见附录A。 软管总成规格编制规则 编制规则 软管总成规格由软管总成型式、软管类型、两端接头外连接形式、两端接头外连接规格、软管内径规格、总成长度、软管总成夹角、护套标识共24位字母数字和2位半角分隔符“-〞、“×〞组成,详见图3。 软管总成编制规则 软管总成型式 软管总成型式〔图1中第1位〕代号见表2。 软管总成型式代号 软管总成型式代号 说明 F 扣压式,大范围的使用在中高压场合 C 卡箍式,多用于气路和低压回油路 B 插入式,用于低压 D 可拆卸式 软管类型 软管类型〔图1中第2、3、4位〕用三位数字或字母组合表示。详见附录B。 接头外连接型式 接头外连接型式〔图1中第5、6位和第7、8位〕由2位字母和或数字组合表示,详见表3。软管接头型式国内主要供应商的对照参见附录C。软管接头型式对应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参见附录D。 接头的外连接型式 执行标准 外连接型式 说明 原国标表示 ISO 12151-2 公制内螺纹 24°锥O型圈密封 CA 直接头—轻系列 H CE 45°弯头—轻系列 H2 CF 90°弯头—轻系列 H3 C9 直接头—重系列 H 0C 45°弯头—重系列 H2 1C 90°弯头—重系列 H3 ISO 12151-3 SAE法兰式密封管接头 15 直接头—SAE 61系列(3000psi)轻系列 F 17 45°弯头—SAE 61系列(3000psi)轻系列 F2 ISO 12151-3 SAE法兰式密封管接头 19 90°弯头—SAE 61系列(3000psi)轻系列 F3 4A 直接头—SAE 61系列(5000psi)轻系列 F 4F 45°弯头—SAE 61系列(5000psi)轻系列 F2 4N 90°弯头—SAE 61系列(5000psi)轻系列 F3 6A 直接头—SAE 62系列(6000psi)重系列 F 6F 45°弯头—SAE 62系列(6000psi)重系列 F2 6N 90°弯头—SAE 62系列(6000psi) 重系列 F3 GB/T9065.3 焊接式平面密封 A0 直接头 A A2 45°弯头 A2 A3 90°弯头 A3 JIS B 8363 日本小松公制内螺纹 30°扩口式锥密封 C0 直接头 C C2 45°弯头 C2 C3 90°弯头 C3 接头外连接规格 接头的外连接规格〔图1中第9、10位和第11、12位〕由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详见表4。 具体的外连接规格匹配参见附录F。 接头外连接规格 接头型式 外连接规格 CA、CE、CF、C9、0C、1C 锥口直径〔即等于钢管外径〕,mm,从附表F.3中选取。 C0、C2、C3 连接螺母螺纹公称直径规格,mm,从附表F.2中选取。 15、17、19、4A、4F、4N、6A、6F、6N 法兰的SAE规格,十六分之英寸,从附表F.1中选取。 A0、A2、A3 连接螺母螺纹公称直径规格,mm,从附表F.6中选取。 法兰的SAE规格“12〞表示法兰的规格为十六分之十二英寸。 软管内径规格 软管内径规格〔图1中第13、14位〕优选SAE规格,次选DN规格,各种规格及其尺寸对照详见附录E。 软管总成长度 软管总成长度〔图1中第16、17、18、19位〕即软管总成公称长度。 软管总成长度不应小于两油口空间距离的105%,软管内径规格所要求的最小软管总成长度见表5,软管总成长度系列见附录G,实际选取时应结合实际长度与长度系列就“长〞取整为“10〞的倍数。优选系列为第“I〞系列。 软管内径规格要求的最小软管总成长度 软管内径规格〔SAE规格〕 -3~-4 -5~-12 -14~-16 -20 -24 -32 最小软管总成长度〔mm〕 ≥160 ≥200 ≥320 ≥380 ≥410 ≥500 软管总成夹角 软管总成夹角〔图1中第21、22、23位〕即软管总成空间夹角,其系列参见附录G。优选系列为第“I〞系列。 护套 护套〔图1中第24位〕的代号与对应的护套类型见表6,无护套时省略代号。 护套代号与护套类型对应表 代号 护套类型 S PVC螺旋护套 G 钢丝护套 T 弹簧护套 N 尼龙护套 F 防火护套 软管总成规格编制例如 软管总成规格为F481CECF151508 -1300×90G的各局部代码含义如下: F481CECF151508 -1300×90G “F〞软管总成为扣压式。 F481CECF151508-1300×90G “481〞软管类型〔进口派克一层钢丝编织481软管〕。 F481CECF151508-1300×90G “CE〞接头1外连接型式,24°锥密封,轻型,45°弯头。 F481CECF151508-1300×90G “CF〞接头2外连接型式,24°锥密封,轻型,90°弯头。 F481CECF151508-1300×90G “15〞接头1规格,即接头钢管外径15(mm〕。 F481CECF151508-1300×90G “15〞接头2规格,即接头钢管外径15〔mm〕。 F481CECF151508-1300×90G “08〞软管内径规格,SAE划线G “1300〞软管总成长度1300〔mm〕。 F481CECF151508-1300×90G “90〞两端都为弯头时的空间夹角90〔DEG〕。 F481CECF151508-1300×90G “G〞钢丝护套。 软管及接头规格编制规则 软管规格编制规则 软管规格由软管类型〔见5.3〕和软管内径规格〔见5.6〕和半角分隔符“-〞构成。见图2。 软管规格编制规则 481-12 派克481软管,软管内径规格为12mm。 4SP-8 4SP软管(国产埃迪亚,进口玛努利),软管内径规格为8mm。 接头规格编制规则 接头规格由接头内连接型式、接头外连接型式、接头系列、接头外连接规格、软管内径规格、附加标识〔可选〕和半角分隔符组成。如图3。 接头规格编制规则 内连接型式 软管接头的内连接型式〔图3中第1位〕共有三种,见表7。 软管接头的内连接型式 型式代号 说明 1 扣压式 2 可拆式 3 即插式 外连接型式 接头的外连接型式〔图3中第2、3位〕见5.4。 接头系列 接头系列〔图3中第4、5位〕根据软管的类型确定,软管类型与接头系列的对照表见表8。 软管类型与接头系列对照表 执行标准 软管类型 接头系列 剥胶形式 GB/T 3683 01W〔国标剥胶一层钢编〕 51〔分体接头〕 剥外胶 GB/T 3683 02W〔国标剥胶二层钢编〕 52 (分体接头) 剥外胶 GB/T 3683 03W〔国标剥胶三层钢编〕 53 (分体接头) 剥外胶 GB/T 10544 04S〔国标剥胶四层缠绕〕 57 (分体接头) 剥外胶 GB/T 10544 06S〔国标剥胶六层缠绕〕 58 (分体接头) 剥外胶 SAE 100-R13 R13〔国标剥胶六层缠绕〕 59 (分体接头) 剥外胶 EN 853-1SN 1SN〔一层钢编〕 61 (分体接头) 不剥胶 EN 853-2SN 2SN〔二层钢编〕 62 (分体接头) 不剥胶 EN 856-4SP 4SP〔四层缠绕〕 67 (分体接头) 剥外胶 EN 856-4SH 4SH〔四层缠绕〕 68 (分体接头) 剥外胶 EN 856-4SH 4SH〔四层缠绕〕 69 (分体接头) 剥内外胶 EN 853-1SN 481(进口一层钢编) 43 (一体接头) 不剥胶 EN 853-2SN 381(进口二层钢编) 43 (一体接头) 不剥胶 EN 857-2SC 462(进口二层钢编) 46 (一体接头) 不剥胶 EN 856-4SP 372(进口三层钢编) 70 (一体接头) 不剥胶 EN 856-4SP 701(进口四层缠绕〕 70 (一体接头) 不剥胶 EN 856-4SH 731(进口四层缠绕〕 73 (一体接头) 不剥胶 SAE 100-R13 78C、781、R13(进口六层缠绕) 78 (一体接头) 不剥胶 SAE 100-R15 791、R15(进口六层缠绕) 79 (一体接头) 不剥胶 HG 4—405 02J(国产两层编织线 (一体接头) 不剥胶 DIN 60684 1QW(国产纤维编织树脂管) 88 (一体接头) 不剥胶 SAE 100-R7 R7Q(纤维编织双联管) 31新增双联管两个系列(一体接头) 新增双联管两个系列 不剥胶 SAE 100-R7 R7G(钢丝编织双联管) 32 (一体接头) 不剥胶 SAE 100-R2 560 590(进口钢编树脂管) 55 (一体接头) 不剥胶 接头外连接规格 接头的外连接规格〔图3中第7、8位〕见5.5。 软管内径规格 软管内径规格〔图3中第10、11位〕见5.6。 附加标示 附加标示〔图3中第12、13位〕是为了区分接头的特有属性,如套筒规格,接头高度,采用的标准等,为可选项,只有供应商要求标注时才标注,否则此两位省略。 接头规格例如 接头规格为1CF67-18-10D1,表示扣压式24°锥面密封带旋转螺母轻型直接头,用于4SP-10国产软管的接头,套筒型号为D1。钢管外径18。 接头规格为1A352-30-12,表示扣压式平面密封带旋转螺母90°弯接头,用于02W-12国产软管的接头,螺母规格M30。 接头规格为16F43-20-20,表示扣压式法兰密封45°弯接头,用于派克43系列软管,法兰规格1-1/4英寸〔SAE规格-20〕。 接头规格为1C343-24-10,表示扣压式30°扩口式密封90°弯接头,用于派克43系列软管,螺母规格为M24。 技术要求 压力 软管总成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应符合耐压、泄漏、爆破、耐久性等试验的检验要求。 总成长度 软管总成长度的测量方法:以从接头芯端面或弯接头芯中心为基准进展测量得到的长度为软管总成的长度〔见图4〕。 软管总成公称长度 软管总成长度公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软管总成长度的公差要求 软管内径〔mm〕 ≤25 >25 软管总成长度L〔mm〕 允许公差〔mm〕 ≤630 -3~+7 -4~+12 630L≦1250 -4~+12 -6~+20 1250L≦2500 -6~+20 -6~+25 2500L≦8000 -0.5% L~+1.5%L L>8000 -1%L~+3%L 软管总成夹角 软管总成夹角确实定方法:将软管拉直,并注意不可有扭曲现象,以近端接头为固定参照,远端接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与近端接头方向一致所转过的角度α即为软管总成夹角〔0°≤α<360°〕,当α=0时可省略不写。见图5。 软管总成夹角 软管总成的夹角偏差允许值应符合表10规定。 软管总成空间夹角允许偏差 总成长度L(mm) 0L≦900 900L≦1500 1500L≦2100 2100L≦2700 L>2700 角度允许偏差(°) ±3 ±4 ±5 ±6 ±8 长度变化 软管总成在加压工作条件下总成长度的变化允差应满足长度变化试验的检验要求。 清洁度 目前我公司规定液压橡胶软管总成内部的清洁度等级不低于ISO 4406标记的18/15〔R5/R15〕按新标准改写为9级,等同于NAS 1638标记的9级 按新标准改写为9级 装配质量。 软管总成接头零件外表不允许有裂纹、毛刺、飞边、凹凸痕迹、划伤锈蚀等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软管与接头的扣压连接处应平整,内壁应光滑、畅通、无拉伤内胶层现象。软管在切割、剥胶、装配过程中不允许损伤增强层,不准许出现钢丝外露现象。 护套要求 护套长度应覆盖软管局部的全部以及接头局部。护套的内径规格应小于所缠软管外径1-3mm。处于活动部位、暴露于有磨损、腐蚀、热等恶劣环境下的软管总成的护套应整体缠绕,不准许多段拼凑缠绕,同时两端采用胶带或扎箍或扎带固定。护套缠绕的每圈间隔不大于1/10护套宽度。 试验工程与试验方法 长度变化试验 长度变化试验按以下步骤进展: 要求软管接头之间的自由长度不小于600mm; 在软管平直的情况下施加压力至一倍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保压30S后释放压力; 释放压力1min后,在软管中心位置取一点,并向两端各距离200mm〔即L0=400mm〕处取一点做好标记,要求精度误差为±1mm; 施压至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并保压30s; 在保压期间测量两端标记点之间的长度L1; 计算长度变化的公式为: ………………………….〔1〕 式中: L0——在软管平直的情况下测量两端标记点之间的长度L0〔mm〕; L1——在保压期间测量两端标记点之间的长度L1〔mm〕。 软管总成长度变化合格允差*围为±2%。 耐压试验 试验应在软管总成生产完成30天内进展。以2倍最高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作用于软管总成,保压60-120s,未出现泄漏或其他失效情况,则认为软管总成耐压能力合格。耐压试验后的软管总成可再使用。耐压检验抽样方法见表11。如有不合格产品出现,抽取的软管总成做报废处理,需进展第二次抽样试验,如果再有不合格产品出现,该批次软管总成不予放行。 耐压检验抽样方法 批量N〔根〕 检验标准 样本大小 合格率〔%〕 N≤25 全检 100 25N≦50 8 100 50N≦90 13 100 90N≦150 20 100 150N≦280 32 100 280N≦500 50 100 500N≦1200 80 100 泄漏试验 试验应在软管总成生产完成30天内进展。软管总成在70%的最小爆破压力下保压5min±0.5min,未出现泄漏或其他失效情况,则认为通过试验。试验后的软管总成作报废处理。如有不合格产品出现,抽取的软管总成做报废处理,需进展第二次抽样试验,如果再有不合格产品出现,该批次软管总成不予放行。 爆破试验 试验应在软管总成生产完成30天内进展。将软管总成承受压力匀速增加到4倍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进展爆破试验,软管在最小爆破压力下呈现泄漏、爆破或失效,应拒绝验收。 耐久性试验(脉冲试验) 试验应在软管总成生产完成30天内进展。试验条件如下: 油温100±3℃; 脉冲波形方波; 频率; 压力实际上升速率在100MPa/s-350MPa/s之间; 脉冲试验可间歇进展。 按照GB/T 5568规定的步骤进展试验。产品耐久试验脉冲次数规定见表12,耐久脉冲试验后,软管未呈现失效情况,则认为通过脉冲试验。试验后的软管总成应作报废处理。 耐久试验脉冲次数规定 脉冲压力 软管类型 钢丝层数 脉冲次数〔万次〕 133%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 钢丝编织 1层 15 2层 20 3层 25 钢丝缠绕 4层/6层 不低于40 清洁度 软管总成清洁度按照Q/OKAM 111017规定进展抽样,按照JG/T 7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展检测。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内容 软管总成的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软管总成完整描述; 执行的标准; 使用的方法; 软管总成样件数量及每根软管总成长度; 试验压力与压力增长速率; 试验介质; 每根软管总成的试验结果; 如果软管总成试验不合格,需要指明失效位置和失效模式; 任何不正常的现象; 试验日期。 试验报告模板与试验记录格式 试验报告模板和试验记录的格式见附录H。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包装和运输 液压软管总成产品的标志、包装和运输应符合GB/T 9577或ISO 3862的要求。包装要求液压软管总成需要在清洗完成后在接头两端装配密封件保持管道内清洁度不被破坏,装配要求密封件不易破损、在转运过程中不掉落。液压软管总成产品合格证信息应包括: 制造商名称; 软管总成名称及型号; 生产日期; 质检部门签章。 贮存 贮存条件 制造商应保证从出厂日期起,在不超过一年贮存期内,其使用性能仍需到达本标准的规定。液压软管总成产品的贮存应符合GB/T 9576的规定及以下贮存条件: 储存期:遵循“先进先出〞的规则,软管总成最长储存期规定为两年,散装软管最长储存期规定为四年。若无法防止长期储存,则产品在使用前应进展检查和/或试验,针对检查和/或试验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报废处理。 温度:推荐储存温度在0-35℃之间,不应超过50℃和低于-30℃。 湿度:相对湿度不应超过65%。 光:产品应在远离阳光和强的人工光源的暗处储存,如果储存区有窗户或装有玻璃的开口,应使用红、橙或白色遮盖物遮蔽。 臭氧:由于臭氧对橡胶基的产品是有害的影响,储存区内不应有能产生臭氧的设备,如汞蒸气灯或管、高压电设备、电机或别的可能产生电火花或电荷的设备。 环境:产品不应与*些物料相互接触,或暴露于其蒸气中,尤其是溶剂、油类、油脂、酸、消毒剂等。*些金属,如铜、铁和锰,对*些橡胶胶料有有害的影响。 热源:产品不应储存在与热源很近的地方。与热源的距离应足以保证符合第2条温度的要求。 电磁场:储存区附近不应有可产生电场或磁场的设备,因为电磁场的变化或波动会在金属接头内感生电流,从而生热。 储存要求 产品应以不承受过量的应力、拉伸或变形的方式储存。应防止与锐利的、带尖的或磨蚀性物体或外表相接触,应尽可能架置储存。 盘卷的软管或软管组合件应平放储存。当堆放不可防止时,堆的高度应限制在底部的产品不产生永久变形的程度。不推荐将软管卷悬挂在桩钉上。 以伸直状态交货的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应平放储存,不要弯曲。交货时所带的管端封头不应掉落。 〔资料性附录〕软管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矩阵 软管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矩阵如表A.1所示。 软管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矩阵增加双联管,气动管,树脂管的压力 增加双联管,气动管,树脂管的压力 SAE规格 -3 -4 -5 -6 -8 -10 -12 -16 -20 -24 -32 DN规格 5 6 8 10 12 16 19 25 32 38 51 软管类型 工作所承受的压力〔MPa〕 01W 21 19.2 17.5 15.7 14 10.5 8.7 7 4.3 3.5 2.6 1SN 25 22.5 21.5 18 16 13 10.5 8.8 6.3 5 4 421 22.5 21.5 18 16 13 10.5 8.8 6.3 5 4 481 22.5 22.5 20.7 17.2 13.8 12 8.8 6.3 5 4 02W 35 35 29.7 28 24.5 19.2 15.7 14 11.3 8.7 7.8 2SN 41.5 40 35 33 27.5 25 21.5 16.5 12.5 9 8 301 40 35 33 27.5 25 21.5 16.5 12.5 9 8 381 40 0.5 34.5 29.3 25 21.5 17.2 15.5 12 8.6 431 34.5 29.3 27.5 24 19 15.5 13.8 462 42.5 40 35 31 28 28 21 17.2 M4K 27.5 27.5 27.5 27.5 27.5 27.5 27.5 03W 50 45 40 35 28 24 19 15 372 44.5 41.5 35 35 28 04S 70 57 53 46 35 32 25 23 4SP 45 44.5 41.5 35 35 28 21 18.5 16.5 4SH 45 42 38 32.5 29 25 R13 35 35 35 35 35 R15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731 42 38 32 29 25 721 28 28 28 28 28 21 17.5 17.5 06S 77 70 72 60 50 41 36 32 781 35 35 35 35 35 791 42 42 42 42 〔规*性附录〕软管类型 软管类型见表B.1。 软管类型 序号 增强层 国产GB/T 国产EN、DIN 进口软管 软管类型 1 一层钢丝编织 01W 1SN 421、481 2 二层钢丝编织 02W 2SN 301、381、431、462 3 三层钢丝编织 03W -- 372 4 四层钢丝缠绕 04S 4SH、4SP、R13 701、731、77C/771 5 六层钢丝缠绕 06S R15 781、791TC、R13、R15 6 一层纤维编织树脂管R100*6〔6.3*12.7 R100*6〔6.3*12.7〕 1QW 7 二层编织线 一层纤维编织双联管 R7Q 9 一层钢丝编织双联管 R7G 10 钢丝编织树脂管 560、590 〔资料性附录〕软管接头型式对照 软管接头型式对照见表C.1。 软管接头型式对照需新增伊顿对照 需新增伊顿对照 供应商 直接头 45°弯头 90°弯头 备注 说明 派克 15(4A) 17(4F) 19(4N) SAE61法兰接头-轻系列 归一化:15(4A)、17(4F)、19(4N) 盖茨 G-FL G-FL45 G-FL90 苏强格 S87311-RW S87341-RW S87391-RW 一体式 苏强格 S87311 S87341 S87391 分体式 兴明 87311P-B 87341P-B 87391P-B 二层连体 兴明 87312P-D 87342P-D 87342P-D 四层连体 派克 6A 6F 6N SAE62法兰接头-重系列 归一化:6A、6F、6N 盖茨 G-FLH G-FLH45 G-FLH90 苏强格 S87611 S87641 S87691 分体式 苏强格 S87611-RW S87641-RW S87691-RW 一体式 兴明 87611P-B 87641P-B 87691P-B 二层连体 兴明 87612P-D 87642P-D 87692P-D 四层连体 派克 CA CE CF 公制内螺纹24°锥带O型圈旋转螺母-轻系列 归一化:CA、CE、CF 盖茨 G-FDLOR* G-FDLOR*45 G-FDLOR*90 苏强格 S20411-T S20441-T S20491-T 分体式 苏强格 S20411-TRW S20441-TRW S20491-TRW 一体式 兴明 30411 30441 30491 兴明 30411P-B 30441P-B 30491P-B 二层连体 兴明 30412P-D 30442P-D 30492P-D 四层连体 派克 C9 0C 1C 公制内螺纹24°锥带O型圈旋转螺母-重系列 归一化:C9、0C、1C 盖茨 G-FDHOR* G-FDHOR*45 G-FDHOR*90 苏强格 S20511-TRW S20541-TRW S20591-TRW 一体式 苏强格 S20511-T S20541-T S20591-T 分体式 兴明 30511P-B 30541P-B 30591P-B 二层连体 兴明 30512P-D 30542P-D 30592P-D 四层连体 兴明 30511 30541 30591 兴明 30211 30241 30291 O型圈平面密封 归一化:A0、A2、A3 苏强格 S20211 S20241 S20291 〔资料性附录〕软管接头工作所承受的压力 软管接头工作所承受的压力见表D.1。 软管接头工作所承受的压力 外连接型式 CA/CE/CF1) C9/0C/1C1) 15/17/192) 4A/4F/4N2) 6A/6F/6N2) A0/A2/A33) C0/C2/C34) 规格 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MPa〕 5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浙江电大新版毕业论文各种申报表、评审表、论文封面和论文格式规定要求.doc
F2-F3SurveyingMethodology公路项目测量方案中英文.doc
2020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真题及解析.docx
福建师范大学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参.docx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5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2021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生物化学和动物生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2025-11-28
2025-11-28
2025-11-28
2025-11-28
2025-11-28
2025-11-28